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6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為甚麼餐廳老闆適合網上貸款?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恒生銀行達成全新合作協議 加速香港創新發展

(香港,2022年6月22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與恒生銀行(恒生)宣布延續及提升雙方合作,在未來三年攜手推動香港的商業創新和數碼發展,推出一系列全新合作項目包括建立全港首個「未來分行體驗館」、支援創新企業進軍大灣區的計劃,以及其他培育和投資活動。 過去三年,恒生與科技園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系列創新的數碼銀行方案,為客戶帶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雙方建基於已有的成功基礎,繼續發揮「以客為本」的精神,進一步精簡銀行流程,並加強對創新企業的培育。 雙方迄今其中一個標誌性項目是於2020年投入服務、位於馬鞍山的恒生新港城中心分行內的大型數碼互動幕牆。該幕牆由恒生與科技園園區公司 IOIO Creative 合作開發,提供多元化的即時市場和金融資訊。客戶只需掃瞄幕牆上的二維碼,相關資訊便能即時顯示於手提電話上。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我們與恒生銀行歷時三年的策略合作即將踏入全新階段,以達致更多創新成果,並為客戶、企業以至整個銀行業帶來更積極的影響。雙方推出的一系列創新項目將重新定義香港及大灣區銀行服務的未來,並帶動初創及銀行業共同開啟金融服務的新時代。」 恒生銀行策略及企業發展總監兼行政總裁辦公室主任李文龍表示:「恒生在過去三年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的策略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我們期待推廣雙方的合作至大灣區,並在具潛力的領域加深彼此合作。我們的策略合作結合了各自優勢,不僅有助恒生推動創新策略,亦能惠及香港和內地的所有持份者,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樞紐的領導地位。」 恒生銀行分行網絡業務主管袁妙齡表示:「恒生致力推動和應用創新的方案,為客戶提供更無縫的銀行服務,而恒生新港城中心分行所設的大型數碼互動幕牆,便展現了我們與香港科技園公司一起朝此目標邁步的成果。我們期待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加強合作,以開拓和推出更多創新智能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線上線下銀行服務及分行效率,為客戶提供卓越的服務體驗。」 作為全新合作項目之一的「未來分行體驗館」將為技術測試及分行服務提供真實的商業試驗場景,以促進開發以客為本的數碼創新方案。該體驗館將匯聚技術和行業合作夥伴,共同創建更多銀行服務方案,為客戶提供無縫的線上線下服務體驗。其他合作項目包括恒生為有意進軍大灣區的科學園園區公司提供一系列針對性的銀行及金融支援服務。 另外,在多間頂尖企業及初創當中,恒生是科技園公司旗下九龍塘創新中心內Fi

抓緊機遇 同為香港開新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撰文表示,當今世界大變,在中央的關懷和愛護下,只要團結一心,利用好「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抓緊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定能順應由治及興歷史大勢,同為香港開新篇。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6月2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日子即將來臨,我懷着愉悅的心情期待與市民大眾共慶回歸。回想兩年多前我初到政府總部上班時的社會環境,至今剛好約800天。當時香港正受着第二波2019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絕大部分市民都努力配合例如關閉表列處所及限聚令等抗疫措施。當全球均受到自然界病毒威脅的時候,香港持續遭受人為的黑暴蹂躪,暴徒堵路、縱火、襲擊警員、破壞公共設施、滋擾奉公守法的市民;警務人員更發現爆炸裝置,顯現出恐怖主義的苗頭。暴疫夾擊,令人想起時猶有餘悸。   黑暗盡頭現曙光   隨着《香港國安法》在2020年年中頒布實施,本港終於從整整一年多的政治爭拗和對抗中恢復安穩,掀開由亂轉治的新篇章。曾經有輿論抺黑《香港國安法》會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甚至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我一直戳力向業界解說《香港國安法》的範疇和實際執行情況,讓他們了解只要有「安」和「穩」才有利於經濟活動。我也透過外國傳媒指出,實施《香港國安法》只會令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重回正軌,展現更強韌性。   上月底,我在律政司以興邦定國為主題的法律論壇,分享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策略,例如修訂適用於慈善機構的稅務指南,以防範任何團體從事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活動,亦會在今年諮詢公眾,考慮專門制定適用法例規管眾籌,重點防範及打擊以眾籌方式募集資金,策劃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務求促進資本「活水」流入我們的經濟體之餘,不會削弱保衞金融安全的防洪牆。   此外,我見證了香港透過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去年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後,我為金融服務業界及保險界代表舉行多場解說會,介紹完善的選舉制度如何保障社會整體利益,提高特區的治理效能。其後一眾業界亦樂見香港能在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後,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機遇處處盡把握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的功能和定位,當中不少內容是關於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各相關範疇在這兩年多來也有顯著進展,包括:   國際資產管理及風險管理中心:  

5月出口貨值按年跌1.4%

政府統計處公布,5月本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下跌1.4%,進口貨值則上升1.3%,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67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8.6%。   5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881億元,進口貨值為4,248億元。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截至5月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下跌11.4%,進口貨值也跌9%。   政府表示,由於環球經濟面臨的壓力加大,5月商品出口貨值轉為按年微跌。輸往內地的出口進一步下跌,輸往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增長放緩,輸往大部分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則繼續錄得穩健增長。   展望未來,環球經濟前景轉差,將繼續影響香港的出口表現,多間主要央行加大力度收緊貨幣政策會進一步壓抑環球經濟增長,烏克蘭局勢發展和疫情的持續威脅也增添不確定性。 http://dlvr.it/SSz4y2

新起點 新征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表示,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是市民安居樂業和一切發展的大前提。國際政治經濟大局正深刻變化,未來幾年,香港將繼續面對複雜、嚴峻且多變的外在環境。因此,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確保「一國兩制」的實踐行穩致遠,穩守香港的金融安全,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至為重要。政府會全力在社會上建立牢固的國家觀念,推動大眾深入認識、學習和捍衞香港的憲制秩序,維護中央權威和在港的全面管治權。   至於市民最關切的各種民生問題,政府必須有更大作為,交出實際成績。其中,土地房屋問題困擾香港社會已久,陳茂波說,未來五年,政府定必以革新精神、堅毅決心、無比鬥志,竭盡全力與社會各界一起提速破解。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2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轉眼間已是2022年的6月尾,這一屆政府的任期即將結束。今年亦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是「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的一個里程碑。這三年,經歷了黑暴和新冠疫情的接連打擊,香港正邁入由治及興的關鍵起點上,讓人對未來充滿期盼。   我加入特區政府已經十年,過去五年擔任財政司司長期間,全力推動經濟多元發展,尤其着力在金融和創新科技方面;並穩守國家安全和金融安全底線,促進發展與安全的統籌兼顧;同時善用特區政府的財政資源,提升公共服務,為市民紓困。我很高興和感恩能加入新一屆政府的管治團隊,繼續和大家一起齊心合力,為香港美好、繁榮的未來努力打拼。   未來幾年,處於正在深刻變化的國際政治經濟大局中,香港將繼續面對複雜、嚴峻且多變的外在環境。因此,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確保「一國兩制」的實踐行穩致遠,穩守香港的金融安全,同時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非常重要。牢固國家觀念,深入認識、學習和捍衞香港的憲制秩序,維護中央的權威和在港的全面管治權,是一項必須持續推動的核心基礎工程。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是市民安居樂業及一切發展的大前提。   回望過去這四分一世紀,香港經濟蓬勃發展,服務着內地和國際的企業和投資者,也匯聚了內地和國際的資金及人才,人均本地生產總值近50,000美元,居世界前列,但同時亦積累了一些問題。就以產業結構為例,2020年金融業在本港經濟中的佔比逾23%,但只僱用了7.5%就業人口;貿易及物流業的佔比為19.8%,但卻聘用了近17%就業人口,遠高於金融業。幾個數字,

習近平出席慶回歸活動令人鼓舞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表示,這再次體現習近平對香港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對香港市民的親切關懷,也反映中央對「一國兩制」成就的高度肯定,以及對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全力支持,有利於增強信心,凝聚求穩定、謀發展的共識。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2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這是讓人感動的日子,也讓我們對未來更充滿期盼。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這再次體現主席對香港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對香港市民的親切關懷,也反映了中央對「一國兩制」成就的高度肯定,以及對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全力支持,有利於增強信心,凝聚求穩定、謀發展的共識。習主席的出席,讓今年的慶祝活動更添深厚的意義,令人鼓舞、令人振奮! http://dlvr.it/SSsCnn

失業支援覆檢申請下月8日截止

政府今日提醒仍希望就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申請提出覆檢的人士在下月8日或之前聯絡熱線183 6128。截至昨日,計及二萬個覆檢後獲批的個案,計劃已批出約34萬宗申請。   政府表示,不少申請因未符合計劃資格被拒,但也有申請最初被拒是由於沒有提供足夠資料,或未能在指定時間內補交資料。就此,政府已行使酌情權,容許申請人在限期後補交資料。   當局接獲申請人的覆檢要求後,會安排專人以電話聯絡申請人直接取得所需補充資料,盡快完成覆檢,讓有需要和合資格申請人獲資助。   政府早前已邀請曾轉介覆檢個案予政府的工會和團體在本周內提交餘下的覆檢申請。由於或有申請人希望覆檢但未能及時提出,政府呼籲這些人士必須在7月8日或之前提出覆檢要求。他們可於周一至周五上午8時至下午6時聯絡熱線183 6128。 http://dlvr.it/SSptRF

吳永順續任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

行政長官今日再度委任吳永順為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黎慧雯、李美辰續任成員,劉昇陽、李國祥、楊偉誠加入成為新的個人成員。各人任期均為兩年,7月1日起生效。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歡迎上述委任和續任安排,他表示,吳永順自2018年獲委主席以來,展現卓越領導才能,現時維港最長一段7.4公里、由石塘咀伸延至東岸公園主題區的海濱長廊,正是吳永順任内的重要成果。   他期待與吳永順繼續緊密合作,為社會建設更有活力的海濱。   他又表示,獲續任及委任的成員將以他們豐富的專業經驗和知識,為委員會工作提供寶貴意見。   黃偉綸並感謝即將離任的陳遠秀、羅揚傑、顏汶羽過去六年對促進海濱發展的貢獻。 http://dlvr.it/SSlmM9

政府歡迎住宅租金扣稅法案通過

立法會通過《2022年稅務(修訂)(關於住宅租金的稅項扣除)條例草案》,落實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設立的住宅租金稅項扣除措施。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歡迎。   許正宇指,措施有助減輕沒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的負擔。有關扣除不設年期限制,估計惠及約43萬名納稅人,政府稅收每年將減少約33億元。   合資格納稅人可於2021至22課稅年度報稅表填報預期就2022至23課稅年度繳付的住宅租金資料。稅務局會在計算2022至23課稅年度暫繳薪俸稅時考慮有關扣除。   住宅租金的扣除上限為每個課稅年度十萬元。納稅人可就本人或同住配偶租住住宅而在有關課稅年度繳付的租金申索稅項扣除。有關物業須為納稅人用作主要居所的地方,所訂租賃必須已加蓋印花。 http://dlvr.it/SShVkk

學生每日快測安排於本學年維持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新冠疫情有反彈跡象,為減少可能出現的大型爆發,學生和教職員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要求會持續至本學年結束,院舍員工則須每兩星期接受核酸檢測。她又呼籲市民減少跨家庭聚會。   過去兩天新冠病毒陽性個案逾千宗。林鄭月娥今日會見傳媒時說,Omicron變異病毒株傳播力強,隨着社交活動增加,陽性個案無可避免增加,惟整體感染情況未對醫院構成很嚴重的壓力。   她指,經歷第五波疫情,加上新冠疫苗接種率提升,市民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後產生抗體的比例相當高,感染後出現重症的機率也大幅下降。感染新冠病毒留醫的病人維持約300、400人,危殆或嚴重者佔10至20人,而須入住深切治療部的病人更少於五個。   她又提到,香港購入的兩款新冠口服藥物有效減少重症,醫院管理局至今已處方三萬劑,也有近300個私家醫生可處方。   本學期尚餘約兩個月,為保護學生,林鄭月娥宣布,現時學生和教職員每日回校前須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要求會維持至2021至22學年結束。她又呼籲,在此期間,謝師宴、慶功宴等活動應減少。   院舍方面,林鄭月娥說,院友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已達88%,第二劑已逾七成。當局仍會採取嚴格措施保護長者。經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評估,院舍院友如屬感染員工的密切接觸者會獲安排檢疫,當局也會重啟「逆檢疫」安排,將未受感染的院友送往另一間院舍。   院舍員工接種疫苗的要求稍後會由兩劑提升至三劑,時間表待定。即使已完成接種疫苗,除每日上班前進行快速抗原測試,院舍員工下周三起須每兩周接受核酸檢測。   林鄭月娥又提到,她會以身作則,減少非必要的飲宴,為其舉行的所有餞別、歡送宴會全部取消。政府也會更廣泛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向長者免費派發測試包的安排也會延續至整體疫情更受控。   此外,因應疫情發展,政策局和部門會加強政府僱員的快速抗原測試安排,要求部分政府僱員定期或在有需要情況下進行快速測試。 http://dlvr.it/SSM5dS

智慧交通基金三項目批出

運輸署公布,智慧交通基金批准第四批三個項目的申請,總資助額約1,370萬元。   三個項目涵蓋橋面安全評估、供長者及殘疾人士使用的預約無障礙交通工具流動應用程式,以及電動車輛充電管理系統。   基金資助本地機構或企業研究和應用創新科技,以便利出行、提升道路網絡或路面使用效率和改善駕駛安全,全年接受申請。   運輸署呼籲有意者踴躍申請,推動香港邁向交通新時代,成為更宜居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查詢可發電郵或致電2788 5536。 http://dlvr.it/SSCmlN

特首料未來十年公營房屋供應大增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立法會答問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屆政府的公營房屋供應量較上屆政府五年任期的供應量多40%,她深信未來十年此數必會大幅上升。   林鄭月娥今日在行政長官答問會上表示,本屆政府大膽嘗試興建過渡性房屋,此項目現已成為房屋階梯的重要部分。當局承諾興建2.5萬個單位,目前已覓得足夠土地興建逾2.1萬個單位。   她說,房屋和土地工作的成效不會即時見到,往往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她在首份施政報告已清楚說明,房屋政策和供應不應受樓房價格波動影響,一定要持之以恆,否則難以追回時間。   她期望下屆政府在過渡性房屋工作方面再加把勁,並呼籲擁有土地的發展商繼續支持這項極有意義的工作。  http://dlvr.it/SRtZ1W

特首:弱勢社群工作有實效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屆政府在弱勢社群的工作有實效,社會福利經常開支五年間增加六、七成。不過,隨着人口老齡化,挑戰嚴峻,在勾畫長者醫療護理藍圖方面,政府仍要繼續努力。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長官答問會時表示,她曾任社會福利署署長三年多,對於弱勢社群工作有一定掌握和承擔。政府過去五年投放在社福的經常開支增加六、七成,增幅之大屬罕見。   她指出,第五波新冠疫情暴露了院舍照顧和醫社合作方面有很大改善空間,她期望下屆政府分拆出專門處理醫療衞生的政策局後,能牽頭探討如何令長者不入住醫院也能獲得適當照顧,而非在他們身體出現問題時立即送院。  http://dlvr.it/SRt3gy

電車下月加價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今日同意香港電車有限公司修訂車費。下月11日起,12歲或以上人士車費由2.6元增至3元,小童車費由1.3元增至1.5元,65歲或以上人士票價由1.2元調高至1.3元。   此外,月票收費由220元增至260元,遊客票會被取消。   政府評估電車公司的加價申請時,已根據既定政策和機制考慮各項因素,包括電車公司服務和擬推行改善項目的質量、上次調整票價以來營運成本與收入的變動、預期公眾接受程度等。   政府指,電車公司一直提供零排放和票價相宜的服務,廣受歡迎,既傳承電車歷史價值,同時推行多項改善項目和引進創新措施,為乘客提供更安全和舒適的旅程。   經考慮所有相關因素,政府認為有需要調整電車票價以維持其穩健營運,電車公司的建議加幅也屬可接受水平。經修訂車費率會於刊憲後一個月,即下月11日生效。 http://dlvr.it/SRlKCz

5月樓宇買賣升63.8%

土地註冊處公布,5月樓宇買賣合約共7,949份,按月升63.8%,按年則跌11.3%;合約總值770億元,按月升84.3%,按年跌12.1%。   其中,住宅樓宇買賣合約佔6,202份,按月升59.1%,按年跌12.5%;合約總值580億元,按月升65.1%,按年跌24.5%。   月內市民查冊475,130次,按月升18.6%,按年跌7.9%。 http://dlvr.it/SRTWLl

創有利環境 守護學童精神健康

教育局表示,對近日的學童自殺事件感到非常難過,期盼與各界攜手守護孩子。當局製作家長便覽、舉辦網上分享會等,提升家長對青少年自殺的認識,並加強教師訓練,及早識別有自殺風險的學生。   以下是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陳惠敏6月1日在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學校於4月的特別假期及復活節假期後逐步恢復面授課堂,我們喜見學生可以重回校園,逐步重拾正常的學習和社交生活。然而,個別同學在成長階段或許會受到學業、家庭或朋輩關係等問題困擾,需要好好處理。對於近日發生的學童自殺事件,我們感到非常難過,期盼與各界攜手,加強「守門人」角色,同心協力守護孩子。   良好人際關係是面對逆境的最重要元素   家長是孩子的重要守護者。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面對轉變中的挑戰和逆境時,有機會感到困擾、無助和絕望。研究告訴我們,良好的社交技巧,有助孩子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從而保持較佳的精神狀態以面對逆境。因此,家長在家中可以藉着與孩子分享、閱讀、玩遊戲、進行角色扮演和參與群體等活動培養孩子建立正面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學習擁抱人際互動中有機會出現的不安與挫敗。我們相信,絕大部分家長對子女所說或所做的都是出於對他們的關愛,只是有時不了解說話或行為所引致的長遠影響,例如,有時家長發現孩子有精神健康問題或自殘行為,但沒有告訴學校,因而延遲了治療或得不到學校的配合,使孩子的情緒惡化,甚至帶來悲劇。   為協助家長了解青少年自殺的警號、保護因素、危險因素及支援他們的方法,教育局製作了家長便覽,以提升家長對青少年自殺的認識。我們建議家長不時重溫便覽內的實用資訊,以能夠及時察覺問題和適切支援孩子。當留意到子女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或自殺警號時,家長應盡快尋求學校及社區的專業支援。   加強家長作為「守門人」的技能   為加強家長作為「守門人」的技能,幫助他們及早識別及支援子女在精神健康方面的需要,教育局的教育心理學家將連同社會福利署的臨床心理學家及社工於6月10日及17日分別為中學及小學的家長舉辦兩場全港性的網上分享會,詳情可瀏覽「校園.好精神」網頁,家長亦可直接向學校查詢。而繼本年3月及5月為高小及初中的家長舉辦「『家』多點守護」網上工作坊後,我們將於7月及10月再次舉辦網上工作坊,藉以提升家長對子女精神健康的認識及加強對子女的支援。此外,繼早前編製有關抑鬱症、焦慮症、選擇性緘默症和